首页 - 社会 > 去年来超五成项目破发 今年以来有9家定增批文失效

去年来超五成项目破发 今年以来有9家定增批文失效

发布于:2018-05-10 11:20:11 来源:网络整理

5月3日,龙泉股份发布公告称,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由于未能在6个月有效期内完成发行工作,因而批复到期失效。这也就意味着,龙泉股份本次非公开发行失败。

这已是今年以来第9家公告定增批文到期失效的公司。在此之前, 舍得酒业、中闽能源、凤形股份、聚光科技、哈尔斯、力帆股份、华昌达和神州长城等8家上市公司,均公布定增批文失效。

“定增批复到期自动失效,即定增申请已获证监会批复,但到期前未能成功发行则自动作废。”某上市券商投行负责人称,今年之所以出现定增批复到期自动失效增多,主要是受目前市场、发行政策、减持新规等综合影响。

9定增批文失效,券商操碎心

“过往的经验是,只要证监会的定增批文到手,定增项目就可谓已成功大半。”某上市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称,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,定增项目愈发难发,即便是到手的定增批复,也有可能会眼睁睁地看着过期失效。

“10%的差价,安全边际太小了,锁定期又延长至两年,投资者自然望而却步。”某上市券商资本市场部负责人称,今年定增真的不太好发,我们现在手上就有三个定增项目要发,几乎每天都穿梭在各机构投资者间,就怕募集不足,批文到期作废,“为了发定增,也是操碎了心。”

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两市已有9家公司发布了定增批复失效公告,相较之下,2017年全年只有8家公司发布此类公告,而2016年全年有12家,2014年和2013年分别有1家。

大部分公司都将原因表述为“由于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”,导致“公司未能在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,因此证监会关于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到期自动失效”。

例如,舍得酒业在去年10月30日拿到了证监会的定增批复,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746万股新股,自核准发行之日(2017年10月20日)起6个月内有效。

舍得酒业称,在取得上述批复后,公司一直积极推进发行事宜,但由于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,公司未能在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(即2018年4月20日前)完成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,因此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到期自动失效。

与之类似,中闽能源也在3月28日公告称,公司未能在2018年3月27日前完成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,证监会关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到期自动失效,为了继续推进募投项目的建设,将以自有资金及银行借款等方式筹措资金。

此外,龙泉股份在5月3日宣布定增批复失效,是当前最新的定增批复失效案例,凤形股份在3月9日宣布批复失效,聚光科技和哈尔斯在2月份宣布定增批复失效,力帆股份、华昌达和神州长城则在1月份宣布批复失效。

新规冲击:定增难退出

“现在基本都是按照市价询价发行,价差空间明显缩小。再加上减持新政实施后,延长了认购的股东退出时间,增加了退出的不确定性。”另一家南方的上市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也表示,另外,二级市场表现不佳,估值下移,很多投资前两年投的定增项目,到现在退出时几乎都是不赚钱的。

据证监会的减持新规显示,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,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%;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,在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%,且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。

这意味着,如果定增基金通过非公开发行获得上市公司的股份,锁定期1年后,第2年可以卖出持有数量50%的股份,照此计算,卖出全部股份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可以完成,有些可能要延长到30个月。

“赚钱效应小了、流动性太弱、参与方式变化了,这些都是导致投资者参与定增积极性不高的原因。”深圳某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,现在参与一年期定增,产品期限都是12+18 个月。

“几经通关,好不容易拿到批文,但却因批文到期放弃增发,确实有些可惜。”该负责人还表示,根据相关规定,上市公司后续若再推出股权融资计划,必须重新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发行方案,并按规定进行披露后,上报证监会核准。简单说,定增整个过程需从头来。

市场压力:53%项目定增破发

定增项目的频繁破发,进一步加重了市场对定增的回避情绪。

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在去年定增大年的推动下,2017年以来,两市共发行定增项目678个(以定增上市日统计),涉及个股527只,合计增发股份1728.40亿股,累计募集资金1.58万亿元。

不过,由于二级市场行情走弱,上述定增项目已大面积破发,截至最新收盘价(5月9日),有361个项目的股价跌破定增价,占比达到53.24%,涉及个股298只、占比达到56.54%。

上述破发定增中,大部分项目的破发幅度都在10%以上。

具体而言,有259笔定增的破发幅度超过10%、占破发个股的71.75%,有157笔破发幅度超20%、占比43.49%,有78笔定增破发超30%,有27笔定增破发超40%,甚至还有5笔定增的破发幅度超过50%。

在上述项目中,三维丝的破发幅度最大,自定增上市以来、股价长期下挫,当前股价较定增发行价低了60.36%。

公告显示,三维丝在2016年10月11日发行定增,2017年1月20日定增股份上市,共计增发新股1129.31万股,增发价格股为17.71元,实际募集资金2亿元,该定增项目是作为一次股权收购项目的配套融资而存在。

值得留意的是,2018年3月以来,三维丝就处于停牌状态,停牌理由是“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”,同时,由于收到证监会的《调查通知书》,三维丝公告称存在被行政处罚的可能,已多次发布暂停上市风险提示公告。

除了三维丝外,破发幅度超50%的还包括以下增发项目:

*ST宝鼎:2017年9月13日增发上市,募资0.79亿元,破发幅度54.16%

健盛集团:2017年8月31日增发上市,募资6.96亿元,破发幅度52.79%

永太科技:2017年1月18日增发上市,募资4亿元,破发幅度52.18%

豫能控股:2017年4月27日增发上市,募资6.9亿元,破发幅度51.83%

59项定增在路上,新华联两年未完成

一些公司看着定增批文过期失效,更多的公司仍在努力推进定增中。

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,就2017年后发布的定增预案公告来看,截至目前,两市共有59个定增项目拿到证监会批复,且项目还在推进过程中,共涉及个股49只。

如果这些定增全部发行成功,预计将增发股份129.96亿股,募集资金合计达1116.39亿元。

不过,考虑到定增市场的快速变化,这些项目能否全部完成仍是一个未知数,尤其是有些定增项目已推进了较长时间。

就证监会的批复时间来看,上述59个项目中有51个是在今年拿到批文,有7个是在2017年拿到批文,新华联在2016年拿到批文、历史最为久远,但它目前仍未放弃定增。

新华联定增“拖延”长达两年时间,主要是受到保荐机构西南证券被调查影响。

具体而言,新华联在2016年5月9日拿到证监会的核准批文,预计募资45亿元,给予的批复有效期是6个月,也即是说,新华联需要在2016年11月9日前完成定增。但就在2016年6月期间,新华联的保荐机构西南证券遭遇了证监会调查,立案调查期间,证监会暂不受理其作为保荐机构的推荐,新华联的定增项目暂停。

2017年3月,新华联的原保荐代表人因涉及立案调查事项,不再担任公司定增保荐人,此后的2017年7月21日,新华联又披露了《关于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业绩变化会后事项的说明》,是关于定增项目推进的最新公告信息之一。

截至2018年一季报信息,新华联仍然表示“目前,公司非公开发行事项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。”

润欣科技定增也推进了较长时间。

2017年12月5日,润欣科技拿到了证监会批复,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,批复有效期为6个月,预计募资4.06亿元,如此计算,该公司应在2018年6月5日前完成定增。

不过,这一定增项目仍未完成,截至4月5日发布的年度报告,润欣科技仍表示“目前,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仍在发行过程中。”

除此之外,较早拿到定增批文的个股还包括金杯电工、塞力斯、强力新材和国光电器,他们都是在2017年12月拿到批文,预计募资规模分别 为 10亿元、10.52亿元、5.01亿元和9.6亿元,目前定增项目仍在推进中。

相关文章